《意见》绘民生蓝图,德生科技以数智赋能响应“急难愁盼”

2025-06-12

6月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简称《意见》)正式公布。这份新时代民生建设施工图,系统梳理民生领域急难愁盼,从公平、均衡、普惠、可及等方面提出10项务实举措,直击群众操心事、烦心事。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写入中央文件标题,彰显中央对破解民生难题的重视和决心。《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生工作的重点方向,提出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提升多样化社会服务可及性。


德生科技积极响应政策对扩大覆盖面、提升便捷度的要求,在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医疗金融等关键民生领域建立了专业运营服务体系,并持续进行技术和模式创新,与政策导向深度协同。《意见》的发布,为公司民生服务业务描绘了更广阔的前景,也进一步指明了发展方向。


社保扩面促公平,夯实“国民账户”基础


《意见》明确提出“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要求有效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会保险制度,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


第三代社保卡作为民生服务基础载体,其规模化发行与场景应用拓展至关重要。截至目前,德生科技已参与近200个城市的第三代社保卡发行,并深度参与社保卡“一卡通”生态建设,支持数字人民币加载、非接触支付等功能,为政策落地提供技术支撑。伴随参保人群扩大,公司将通过高效服务网络,深化社保卡在就业、就医等场景应用,助力织密惠民服务网络。


数据赋能+AI提速,提升公共服务均衡性


《意见》指出,要全方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质效,推动数字智能技术与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加快信息数据互通共享。


基于多年深耕民生服务领域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德生科技深刻理解城乡均衡发展痛点,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率先布局,构建了支撑就业、就医、政务等多场景的AI底座,形成“大数据+AI”双轮驱动的运营服务体系。针对大学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公司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供招聘求职、零工市场、技能培训、政策咨询等综合服务,通过“AI就业Agent”下沉基层,形成“家门口就业服务站+15分钟就业服务圈”,实现供需精准撮合与个人服务精准触达,助力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均衡发展。


医疗场景创新,破解群众“急难愁盼”痛点


《意见》提出,要推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共享,支持高水平医院人员、服务、技术、管理等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下沉,推进城市医联体建设。


针对群众就医“三长一短”难题,德生科技联合中国银联、医保协议银行及定点医疗机构,以智能化手段打造覆盖门诊及住院的就医无感支付体系,以“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免除排队或手机缴费环节,在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医保“秒报销”、个人“先看病、后付费、免排队”,既节省群众时间,也提升医院效率、创新金融机构业务模式。截至2025年6月初,广州市已有15家医保协议银行、104家医疗机构上线该服务,签约人数约247.2万,交易人次约227.4万,切实回应群众就医需求。


智慧政务融合,便民服务可感可及


《意见》提出,要发展群众家门口的社区服务。以社区为主场景主阵地,加强各类便民服务资源统筹整合,推进服务设施复合利用,完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


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实现一站式便民服务,需数据底座与智能中枢支撑。在智慧政务领域,公司打造了面向人社领域的德生大模型平台,在原有知识底座上成功接入DeepSeek、豆包等主流大模型并完成本地化部署,强化了AI能力与运营内核。通过AI Agent引擎,平台实现社保咨询、就业匹配、政策导办等场景的“智能触达”,自动匹配最优办事路径,推动政务服务从“窗口办”向“智能办”升级。目前公司已在河南、广东、四川等省市构建智慧政务服务网络,群众在家门口即可获得就业、政务一站式服务。


未来,德生科技将以《意见》为指引,发挥创新引擎作用,聚焦科技赋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推动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促进优质资源向基层延伸,让便民服务直抵人心,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部分内容来源:人民网、三里河


粤ICP备16033053号 |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8577号 | Copyright 1999-2025版权所有 © 广东德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广州市天河区软件路15号天河软件园孵化中心H栋二、三、四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