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有“数” 决策有“据”

2023-12-08

人社部门作为民生保障部门,汇聚了大量老百姓的数据信息。人社大数据除了服务人社部门外,还与民政、医保、交通、文化等各部门共享,为促进经济社会增长、提升公共服务便民水平作出贡献。目前,人社大数据跨部门应用情况如何?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决策和治理现代化方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近日,中国劳动保障报记者杨勤采访了相关人士,作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化民生服务上市企业,德生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虢晓彬接受采访。


采访嘉宾:


云南省玉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红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政务服务处副处长 马永旺


广东德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虢晓彬



01 数据“富矿”推动服务便捷化、精准化


     记者:目前,贵地利用大数据开展了哪些人社业务?


王红:近年来,玉溪市在人社业务中强化数据归集、交换、共享、应用。充分挖掘数字潜能,创新工作模式,以场景应用为切入口,建成了120余项功能应用,涵盖了就业创业扶持、基金风险防控、社保扩面增效、指标任务监控、多场景数据比对分析、可视化决策等方面。


为分析决策增效。我们通过智慧人社数据驾驶舱分析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才队伍建设、劳动关系协调、乡村振兴、能力建设等30多项指标,为科学决策提供全面的数据辅助支持。


为业务经办提速。如在核验申请创业帮扶人员贷款资格过程中,通过平台汇聚数据查验申请人注册经营情况、退休待遇享受情况、生存状态等,系统完成贷款初审,减轻群众办事负担,提升经办审核速度。


为过程控制赋能。如在社会保险参保扩面增效应用中,利用大数据精准识别未参保对象,建立实名库,形成精准扩面的“一本清”台账和对象数据库。在社会保障卡应发尽发工作中,通过平台汇聚数据查找比对未发卡人员信息,精准锁定发卡对象。


为监督管理提质。我们将共享的就医、死亡、服刑、工商注册等数据应用于待遇资格认证、待遇发放审核、异常情况预警、疑点数据核查等场景,及时准确地比对出各类疑点数据并加以处理。



马永旺:2023年,我区在乌海市试点探索数字赋能人社服务与基层治理融合互促的工作模式,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搭建数字赋能精准服务平台,努力提高人社公共服务和基层治理的精准度。


一是建立精确到人的民生服务档案。乌海市以近56万常住人口基本信息为基础数据,与就业核心系统、社保业务系统数据进行全方位比对分析,将公安、民政、市场监管、教育、残联、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共享信息叠加,建成涉及居民就业、社保、户籍、低保、学历、工商登记等13类民生要素、122个信息项构成的人社民生服务档案,为人社部门精准开展就业社保等工作和社区精细化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搭建数字赋能精准服务平台。以人社民生服务档案数据为基础,开发上线人社数字赋能精准服务平台,该平台包括全员人口、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社保卡、资格认证、劳动监察、参保扩面、就业困难8个服务主题,通过对不同群体进行数据比对分析,人社部门可以精准掌握求职者就业意愿和培训意愿、未参保人员的收入情况和参保意愿、居民办理社保卡需求等。在此基础上,委托社区管理人员及网格员通过上门帮办、微信沟通、电话回访等方式,精准开展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帮扶、适龄未参保人员参保扩面等工作。同时,还可通过民生服务档案中叠加的教育、民政、残联、退役军人等部门数据信息,精确分析出重点人群政策享受情况,通过免申即享、上门送达等方式,确保人社惠民政策红利最大程度释放。


三是动态生成民生服务画像。通过综合分析民生服务档案数据,将每位居民的就业、社保、户籍、教育、低保等多维度信息动态标注,让抽象的数据以图形画像的方式生动展现,方便人社部门、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直观了解社区居民基本信息和服务诉求,及时为居民提供精准化和个性化服务。


记者:目前积累了哪些大数据“富矿”?


王红:玉溪市人社局与民政、税务、医保、疾控、市场监管、邮政、文旅、法院等15个部门建立了数据共享机制,共享11类39项数据,如市场监管局个体工商户信息、邮政局快递从业人员信息、税务局纳税企业清册、文旅局导游信息、医保局医保参保及就医信息、民政局死亡火化信息和低保人员信息、疾控中心死亡人员登记信息等,累计汇集超2.8亿条数据,形成人社及相关行业的大数据“富矿”。


马永旺:在乌海市的试点中,我们在数据赋能精准服务一体化平台中生成“人员参保”“高校毕业生就业”“退役军人就业”“社保卡持卡人员”“超过1年未认证领金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多个服务主题,通过多部门数据比对,筛选形成适龄未参保、未办理社会保障卡、高校毕业生未参保、退役军人未参保、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超过1年以上未认证、就业困难人员应享未享补贴人数等数据库,为人社部门精准开展服务、点对点送达政策提供有力数据支撑。充分利用人社数据“反哺”基层社会治理,已向乌海市网格员下达上门服务和采集任务1.6万人次,为全市2.1万名高龄和行动不便居民建立精确到户上门服务台账,让网格员协助上门开展养老资格认证、社保待遇查询等人社服务。


虢晓彬:德生科技一直致力于以大数据为基础、以互联网运营为手段,开展居民服务“一卡通”体系建设和运营服务,积累了大量数据要素,如人员的基本数据、社会保险数据、企业的基本数据、就业和失业数据、劳动关系数据等。这些数据对政府制定各种政策、规划城市发展和社会服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02 数据共享助力政府决策和智慧管理


     记者:贵地(公司)人社大数据资源有没有和其他部门共享?可服务于哪些行业发展?


王红:玉溪市人社局通过“市信息资源统一共享交换平台”,有条件地与其他行业部门共享数据,为医保参保扩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社会治理、民政低保信息核查、公积金提取资质核查分析、区块链产业金融服务等多个行业领域提供支持。


马永旺:我们积极推动与公安、民政、税务、市场、残联、卫健、教育、财政、退役军人、乡村振兴、医保、商业银行等部门的信息共享,累计获得12.02亿条数据,主要用于参保登记、核定缴费、到账划账、待遇发放、生存认证、死亡冒领、数据治理、稽查风控等业务场景。同时,各有关部门向我厅累计获取2.4万次共计7.68亿条数据,调用我厅接口35.47万次,用于校验社保、就业等自然人信息。


虢晓彬:一是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平台。这个平台可以作为不同政府部门之间数据交换的中枢,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数据共享环境。二是制定严格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政策。在共享过程中,需要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三是实行数据标准化。通过统一的数据格式和交换标准,使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能够顺利对接和分析,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准确性。


居民服务“一卡通”在服务民生应用过程中沉淀了海量的数据资源,随着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可以形成包括数据报告、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智能算法在内的多种衍生品形态,为政府决策、企业经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为推动城市智慧化建设和实现数字化治理、智慧管理提供更好保障。这些数据资源在未来可以服务于多个行业的发展,例如:医疗保健行业,医疗机构可以利用社保数据来预测医疗需求,优化资源分配,提高服务效率。金融行业,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分析就业和社保数据来评估个人的信用风险,进而提供更加精准的贷款服务。此外,这些数据还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教育培训行业,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可以根据就业市场的数据来调整课程设置和培训方向,使教育培训更贴近市场需求,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03 深耕数据促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记者:利用人社大数据服务其他行业,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哪些便利?


王红:人社大数据蕴藏着较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我局将积极与其他行业部门合作,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数据价值,释放数据红利。


以区块链产业金融服务平台为例,通过分析参保人数和社保缴费情况的变化,判断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帮助银行快速作出信贷决策,让企业及时获得相应的信贷额度,互惠信贷各相关方,优化营商环境,进而推动地方经济持续发展。


以公积金业务办理场景应用为例,通过社保参保数据核查,可进一步核实公积金提取资质,为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马永旺: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和老龄化对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了新挑战。由于基层社区和网格员对辖区内居民信息掌握不够准确全面,服务手段相对滞后,导致包括人社服务在内的各类公共服务质效不高。通过在乌海市开展数字赋能人社服务与基层治理融合互促工作,明显感觉人社数据对于基层社会治理尤为重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利用人社大数据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对居民进行多维画像,开展“政策找人”“服务找人”,助力社区基层快速定位问题、精准对接需求、主动提供服务,不断提升基层治理工作质效。


虢晓彬:人社大数据的积累和应用,不仅能够提升人社部门自身的业务效率,还能通过与其他行业的数据共享和服务,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


人社大数据将为提高宏观经济管理能力、反映经济结构发展现状、预测经济走势、更好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


人社大数据对于我国经济创新和增长的推动提供着支持。通过分析大数据,可以识别出新的市场机会和创新方向,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竞争力的提升,促进传统行业的创新和转型。


人社大数据的应用会推动行业管理效率的整体提升。各行业可以利用人社大数据更准确地预测市场需求,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例如,零售行业可以根据就业和收入数据预测消费趋势,优化库存管理和营销策略。


人社大数据也可以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风险管理和预警机制。通过对就业数据和劳动力市场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预测经济风险,帮助企业和金融机构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经济风险和金融风险,保障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劳动保障报》2023年12月8日

记者 杨勤


粤ICP备16033053号 |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8577号 | Copyright 1999-2024版权所有 © 广东德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广州市天河区软件路15号天河软件园智慧城孵化二期F栋二、三、四层